培養閱讀興趣 讀報融入生活

更新日期:2010/08/04 00:07 媒體素養教育電子報

■許韶君

 

國語日報於7月24及25兩日舉行「讀報教育」成果發表會,共計14位國小教師到場分享教學成果與經驗。除了讀報教案設計分享與討論外,報社亦安排台北教育大學副教授葉興華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陳世敏教授兩位關懷「讀報教育計畫」的專家學者到場分享,以期在教學實地操作的討論之外,思考讀報教育更具廣度的意涵。

 

北教大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葉興華將焦點置於讀報教育的現況與展望。葉興華在對讀報教育推動的觀察中發現,具有熱忱與動力的教師與行政人員是校園操作讀報計畫成功的重要推手。強調讀報教育有效的成長是立基於校園各層級的連結,同時亦須引起學生對於課程內容的興趣與喜愛,在上下相互性認同的鼓勵之下,會是最好的助力。

 

對「讀報教育」計畫發展的現狀陳世敏教授表示,今年讀報教育成果中相較於往年在幾方面有成長。

 

首先,是從過往的強化學習進展到延伸學習,不再只是為要強化教課書上的不足,更進而讓讀報教案的內容具有獨特的教育意涵於其中。再者,影響的層面也自認知層面延伸至情意的感受。

 

親子共讀 為家庭關係加分

 

藉由讀報或親子共讀等方式,讓讀報的成果不再侷限於校園,甚至擴張至家庭關係的關懷。國語日報總編輯馮季眉強調「親子共讀」是今年加強推動的讀報方式,讓讀報效益達到更廣之層面。

 

針對媒體與教育的關係,陳世敏強調媒體改變了教育體制,二者之間具有相互影響的交集。近年來新聞產生了許多的改變,也對教育產生某程度的影響。國外重視媒體素養教育之加強,而這卻是台灣教育中較為缺乏的一環。因此,透過NIE(Newspaper in Education)可以來做為孩童認識新聞的起點。另一方面,對於教師對於新聞傳播相關知識普遍較薄弱,陳世敏也鼓勵老師們能多加接觸相關的訊息與知識加強,做為孩子與媒體素養的橋梁。

 

未來「讀報教育」的發展計畫方面,葉興華強調仍須加強不同層級的合作與連結,自上層的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行政層級的推行,以及各班級為主的小單位都是重要的扣環。讓報紙成為各種活動或課程皆可使用的素材來源,不侷限於某一學科的使用。

 

讓報紙成為教學素材

 

陳世敏亦於講座中分享讀報素材應用於數學、語文、社會研究、科學與品格教育等多面向教育的一百種方式,鼓勵教師發揮想像力與實踐力再擴張讀報教育的影響力。

 

「NIE不是去尋求知識的正確答案,而是培養出一種對媒體素養的態度。」陳世敏認為,讀報絕非只為獲取知識,站在教育角度,無論何種報紙內容都能做為上課教材,只要處在一個教育的場域,讓老師以正確態度帶領學童學習認識報紙,也絕對能獲得某種媒體知識。

 

此外,葉興華也表示,讀報習慣的養成亦是「讀報教育」推行的重要意旨,除了從報紙中學習知識,也期望讓讀報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因此,教師從自身做起,愛讀報便成為相對重要的身教。強調挑選適宜分享的新聞內容,隨時調整最適合的教學方式,便是班級讀報教育未來努力的重要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H4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